近日,全南县法学会城厢镇司法所服务站成功化解一起因牲畜失踪引发的棘手纠纷,为当地基层社会治理增添了一抹温暖而亮眼的注脚。养殖户老李(化名)与涉事企业代表在调解协议书上郑重签字,标志着这场一度僵持不下的矛盾画上了圆满句号。 今年年初,老李如往常查看羊圈时,眼前景象令他震惊不已:两只山羊和一只家禽被咬死,还有四只山羊踪迹全无。经仔细辨认,罪魁祸首是某企业的看护犬。随后,老李向企业提出索赔,要求赔偿已死亡的三只牲畜以及失踪山羊,索赔金额超万元。企业却只愿赔付已确认死亡牲畜的一千多元,以“无证据证明失踪山羊与自家犬只有关”为由,坚决拒绝老李对失踪山羊的索赔诉求。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矛盾随时可能激化升级。 在村干部引导下,双方来到全南县法学会城厢镇司法所服务站寻求帮助。服务站工作人员迅速展开调查,无奈事发地没有监控设备,失踪牲畜的去向成了谜团。老李坚称是犬只闯入导致羊群受惊逃逸,却拿不出直接证据;企业则秉持“无证据不担责”原则,调解工作陷入僵局。 面对这一复杂难题,服务站工作人员凭借丰富的调解经验和专业智慧,采用“背对背”调解法。对企业方,工作人员从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度出发,列举大量因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而赢得社会赞誉的成功案例,深入剖析承担一定责任不仅是道义担当,更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提升品牌价值的关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逐渐打开企业方的心结。对老李,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讲解相关法律法规中的举证规则,让他明白在缺乏直接证据的现实情况下,合理调整诉求、寻求妥善解决方案的重要性。 经过调解员多轮融情入理的劝导,双方最终放下成见,握手言和,达成了一份既彰显公平正义,又饱含人文关怀的调解协议:企业在赔偿已确认死亡牲畜损失的基础上,额外给予一笔人道补偿。这一结果让双方都感到满意,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在赣州市法学会的悉心指导下,全南县大力推进法学会基层站点建设,相继成立全南县法学会访调诉中心服务站和全南县法学会城厢镇司法所服务站。这些基层服务站点积极作为,广泛开展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活动,尤其在矛盾纠纷化解领域成效良好,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为维护当地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钟勇、钟富明) |